
过去两周市场反弹了一些,高度不高量也不大,但市场情绪有了较大恢复,即使指数大跌个股也没有再出现之前一边倒的情形。原因是这段时间下跌的主力还是市值较大的权重股,从直观感受来看,下一阶段这些股票恐怕还将会继续承压。
我们翻看了150亿以上管理规模的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近3个月的净值表现,大约有一半的公募基金在近两个月对持仓做了调整,近一个月表现来看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又开始明显起来。但仍然还有一半的公募基金预计还维持了原来的配置,如果他们也开始换仓那么那些权重股还有很大的调整压力。而且,从这些基金的分布来看,规模偏大的调仓更快,反而是小一些的公募调仓不明显。
不过这也不代表市场没机会了,目前的市场跟之前一样,贵的依然很贵,便宜的还是很便宜。市场总有一群聪明人能够提前布局,这点从我们的指标上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。

沪深300是在2月18日见顶,同事我们的短期PMM指标显示在那附近市场见底了,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个股终于脱离了资金虹吸效应开始反弹了。回头来看,短期指标当时确实见底了,但实在苦于不知道买什么好,所以也就错过了这次抄底的机会。
一季度最惨的时候,市场个股剔除新股的中位数涨跌幅已经达到-5%,而目前这个数是-0.15%,表明市场的风格开始均衡化,这是个很好的现象。

长期PMM指标终于开始翻多了,由于这个指标是个慢速指标反应相对滞后,如果市场如前面所说指数继续大幅度调整,那这个指标还会继续翻空。但是市场不会像2018年那样粗暴的进入全面熊市状态,应该是少数个股承受更多下跌压力,大部分中小市值个股没有太大下跌空间,能不能涨要看自身业绩表现和投资者对行业状态的理解。

从风险溢价指标来看,这个指标较之前稍稍有所收敛,依然没有明显改善,股票类资产仍然没有明显的投资价值。
总体而言,市场进入了一个资金存量腾挪的状态,之前抱团的个股已经瓦解,资金开始布局2021年的新机会。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寻找今年一季报表现较好的又估值合理的公司,特别要关注机构持仓较少的个股,这种行情下往往有可能成为黑马。